首页 > 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 第129章 鲁王进殿!王对皇!算账来了!

我的书架

第129章 鲁王进殿!王对皇!算账来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朱檀冷笑一声。

从昨天跟那些海商通过气之后,他就知道,从始至终自己就被耍了!

除了吴清臣的举报信是真的,其他所有一切线索如今看来都有问题!

耍他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些锦衣卫的幕后老大。

自己那位好父皇!

按照闽商的说法,吴清臣在离开应天后,确实联系了他们,准备借道离开大明。

然而。

闽商在吴清臣离开前,就已经接到了锦衣卫的密令,必须留下吴清臣。

奖励便是日后出海的时候,可以更加自由一点。

对于这种诱惑。

这些闽商自然毫无抵抗能力。

果断答应了锦衣卫。

也因此。

便将吴清臣送到锦衣卫的手里。

如今这间靠在江边的小小客栈!

锦衣卫是老朱的鹰犬。

如此行事的背后到底是受谁指引,不言自明。

那就是那个背地里掌控一切的好父皇!

在朱檀眼里一直有些憨,除了暴怒就是狂喜,什么也不会的老朱!

朱檀冷冷看着蒋瓛。

“蒋指挥使!那吴府管家和张氏布行的事是怎么回事?那画舫上的女子又是怎么回事?”

蒋瓛苦笑一声。

“殿下英明神武,想必都已经猜到了!”

朱檀笑笑。

“为什么要这么做?”

蒋瓛苦涩道:“殿下!这件事,下官就无法解释了”

朱檀点点头。

“本王不为难你!

但本王抓了这么久的吴清臣,你得让本王看一眼!

看完之后,本王就走!”

蒋瓛干笑一声,道:“殿下不会还是想着把人抢走吧?这件事下官实在无能为力,您就是杀了下官也不行!”

朱檀摇头道:“本王只是看一眼!看完之后,要找老头子算账!跟你没关系!”

蒋瓛听到这话苦笑不已。

这天底下,敢在外面说陛下是老头子的,恐怕也只有眼前这位爷了吧.

都说秦王、晋王、齐王性情暴躁,不拘小节,放浪形骸。

可他们都是名声在外,针对的也是外人。

这位爷就不一样。

他敢直接针对陛下!

这种话,蒋瓛作为一个积年的锦衣卫自然知道。

绝不能对老朱说的。

否则便是一个离间天家骨肉的罪过!

那些文官不懂这个道理,总想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动不动就跟老朱告底下藩王的状,但其实,他们永远都不懂陛下。

若说宋唐时期,还讲究一个君与士大夫治天下。

到了元朝之后,这个天下就越发变成家天下了。

譬如所有朝臣无论官衔品级,都要主动向亲王行礼。

亲王可理直气壮的接受,而且必须接受。

若是有臣子敢不向藩王行礼,那就是罪过!

而放在前代,这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甚至在唐朝的时候,便是太子或者亲王都要向当朝宰相行礼!

而宰相则可以泰然受之!

天下是皇帝一家的天下。

朱家一个三岁孩童,也比除了朱家之外的任何人都高贵!

这也是一向主张平权的孟子不受老朱待见的原因.

蒋瓛犹豫了一下。

眼看着朱檀眼神越发凌厉,顿时胆寒。

他虽然是杀人如麻、高高在上的锦衣卫大统领。

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地位,在老朱眼里,他不过是朱家的一条狗罢了。

而朱檀则是真真正正的王公贵族,若是自己不小心惹恼了朱檀,不要说朱檀亲自下手杀了自己了。

便是他跟老朱告个状,恐怕第二天,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就要换人了。

蒋瓛急忙道:“殿下放心!下官这便将吴清臣带出来!”

朱檀点点头。

不在说话。

背后。

徐增寿看着朱檀满脸崇拜!

山长不愧是山长啊!

这气势,这派头!

锦衣卫凶名在外,便是老爹都要退避三舍,平日里客气有加。

现在如何?

三两句话便被山长训成这样。

很快。

一个面容清癯,一身白色绸衣的老者出现在朱檀面前。

朱檀看着老者,似笑非笑。

“你就是吴清臣?”

吴清臣笑道:“回殿下!是老朽!”

朱檀笑道:“你是商人,按照朝廷规制穿丝绸可是违法的!是因为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吗?所以也就不在乎什么犯忌讳的事情了?”

吴清臣摇摇头,道:“殿下冤枉老朽了!老朽什么岂敢擅自违反朝廷规制!

洪武元年,是陛下在钦此老朽丹书铁券的时候,赐给老朽可以不受商户身份限制,随意穿着特权的!”

朱檀点点头,问道:“为什么要告发郭桓?对郭桓案知道的如此详细,你是否也参与其中?

陛下给了你那般恩典!

你在当年想必也为朝廷做了不少事!

为什么要背叛大明!”

吴清臣笑笑,道:“殿下是要审老朽吗?可是,老朽不在你手里,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些?”

朱檀还未说话。

蒋瓛怒喝道:“不得对殿下无礼!混账东西!做下那般罪恶滔天的事情还敢如此张狂!”

吴清臣冷笑一声。

“老朽将死之人,还能怕什么!

便是无理又如何?

至于你所谓那些罪恶滔天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不必老朽点破了吧!

小心老朽点破了,有些人当场发飙!”

蒋瓛森然道:“吴清臣!你是想生不如死吗?锦衣卫有一百种方法让你过得比死还难看!”

吴清臣冷哼一声。

“老朽一把老骨头,你们若不怕折腾死老朽,尽管来试试!”

蒋瓛还要发火。

朱檀却摆了摆手。

蒋瓛看到朱檀手势,瞬间不再说话。

朱檀看着吴清臣,忽然一笑。

“也不知吴老在哪里找到你这样的妙人!倒是真的可以以假乱真!

你就真的不怕死吗?”

吴清臣愣了愣,道:“什么以假乱真?殿下的话我听不懂!”

朱檀的话音落下。

就连蒋瓛都糊涂了。

他看向朱檀,忍不住道:“殿下,此人确实是吴清臣,这一点下官敢确信的!”

朱檀笑笑。

“是不是吴清臣本王自己心里有数!总之现在人见到了,本王也该去找该算账的人算账了。”

说完。

对徐增寿道:“走了!”

徐增寿点点头,看着眼前的锦衣卫,雄赳赳气昂昂地一招手。

“兄弟们今天干的不错,锦衣卫多个卵子,该刚就刚!”

说着。

众人哗啦啦带着军械掉头就走。

徐增寿又忍不住回头道:“你们这帮子人要陷害小爷,心里多少有点数!

也不看看小爷是什么人!

什么叫小爷收了你们的腰牌不认账!

明明那张牌是自己跑到小爷马下的!

真是岂有此理!

下次再敢污蔑小爷,小爷可是要告御状的!”

朱檀听到徐增寿的话,忍不住摇摇头。

这小子,真是逮到机会就得瑟啊

如今看锦衣卫怕自己,竟然狐假虎威,真的敢奚落嘲讽他们!

也不怕哪天家里多出一件黄袍来

或者多出一封私通燕王的信!

这一下子。

不但那个锦衣卫百户气的脸色铁青,便是蒋瓛都有些脸色不好看了!

毕竟徐增寿这小子是当着自己这个锦衣卫大统领的面,在打锦衣卫的脸。

百户看着众人的背影,咬牙切齿道:“大人!这徐增寿欺人太甚!仗着自己老子有点本事,是当朝国公,就如此欺负人,咱们就这么怂吗?

他只是他!

又不是他老子!

咱们怕他什么?

大人,您若是下令,咱一定收拾这小子!

决不当怂蛋!”

不料。

蒋瓛听到百户的话,猛地转过身,狠狠抽了他一巴掌。

随后轻哼一声。

骑马转身离去。

百户被抽的满脸莫名其妙。

忍不住对身边同僚道:“这是什么道理?大人为何要打我.”

同僚笑笑。

“那徐增寿是谁?”

百户皱眉道:“魏国公的儿子啊!那又怎么了?咱们锦衣卫还怕他吗?他不过是仗着他老子的势,生得好罢了!”

同僚笑问道:“那鲁王殿下是谁的儿子?”

百户愣了愣,道:“你这不是废话吗?他当然是当今陛下的儿子”

同僚笑呵呵道:“所以按你的逻辑,蒋大人怕鲁王殿下,就是怂了?”

百户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嘶——!还是蒋大人疼我啊”

同僚听到这话,满脸莫名其妙。

百户仿佛劫后余生一般道:“若是别人如此得罪蒋大人,只怕人头都要落地了!我只挨一个耳光,还不够疼我吗.”

同僚:.

紫禁城。

宣政殿。

朱元璋皱眉批着奏章。

只是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时不时抬起头,看向身边的太子朱标问道:“鲁王来了吗?”

朱标摇头笑道:“未曾来!”

朱元璋点点头。

继续低头批阅奏章。

“每逢大事要静气!咱这心,还是得修!”

说着。

细细看起奏章。

忽然。

陈老太监凑到近前,对朱元璋道:“陛下,鲁王殿下在宫外求见!”

朱元璋仿佛听到了什么最终宣判一般,点点头,道:“宣!”

很快。

朱檀出现在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皱眉看着朱檀。

朱檀满脸笑容。

“父皇,幸不辱命!那吴清臣,儿臣已.”

朱元璋摆摆手,道:“你不必拿那件事来寒碜咱!

咱心里都有数!

说吧,你想问什么?

咱都告诉你!”

朱檀叹口气,问道:“为什么?

对于郭桓案,儿臣想了很多种可能!

或许是郭桓真的和天下官员通同一气,勾结富商大户,侵蚀大明财政!

或许是那吴清臣操纵一切,暗中阴谋陷害百官,乱我大明!

或许一切都是一场冤假错案,只是那郭桓临死前的挣扎.想要拖着更多人下水.”

说着。

朱檀忽然苦笑道:“可是儿臣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一切的背后竟然是父皇您!为什么?”

话音落下。

仿佛响起一个炸雷。

落在了这偌大的宣政殿中。

震的所有人目眩神迷!

什么?

郭桓案的幕后,竟然有陛下?

这是什么情况?

甚至朱标都满脸惊愕,看着朱元璋和朱檀二人。

朱元璋听到朱檀的话,忽然一笑。

“咱之前只想过一种可能!

那就是你找不到吴清臣,也破不了案,会来向咱认错!”

说完。

朱元璋摇头叹息道:“可惜!咱猜错了!

咱真不知道你是有什么神通广大,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找到吴清臣!”

朱檀笑道:“父皇用什么法子!儿臣便可以用什么法子!万事万物的本质,说白了都是等价交换,只要他们觉得值,谁都可以出卖的!”

朱元璋点点头,忽然笑道:“说的也是!你现在有的是银子,那些利欲熏心的家伙,当然喜欢跟你打交道!”

说完。

朱元璋看向站在一旁的太子朱标,淡淡道:“太子,你是储君!今日的事情,你也听一听!学会了,以后也就能做个合格的皇帝了!”

朱标苦笑一声,道:“儿臣不敢!”

朱檀笑笑。

朱檀也不跟老朱解释自己怎么得到闽商的情报的。

若是让老朱知道自己偷偷将盐卖给那些海商,只怕又是一场风波!

当然,这样巨大的交易量,无论如何都是纸包不住火的。

老朱早晚也要知道!

只是晚知道要比早知道好!

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情况下。

朱元璋扬眉道:“咱知道!你想问咱,为什么要将郭桓案扩大到六部,到十二个布政使司,甚至接下来追赃还要牵连国内富商大户!”

朱檀笑道:“其实,儿臣也能想到一个原因,那就是银子!”

朱元璋点点头,道:“不错,这些人手中有银子,咱当过穷人,知道穷人的难处!所以咱不从穷人手里捞银子!”

朱檀苦笑道:“除了这个呢?为什么一定要株连那么多的大臣?”

朱元璋负手道:“连杨柳都知道吐故纳新,咱就一定要忍受这帮子在朝中的老朽吗?

这些年,咱一直都在奇怪,怎么贪官总是杀不尽,斩不绝!

砍头也好,凌迟也罢!甚至剥皮萱草都用了!

为什么他们还是前赴后继,甚至相互勾结!

乃至于如今,竟然发生了郭桓案这般耸人听闻的事情!

便是咱不夸张,那也有700万石粮食被偷了!

整个户部,铁板一块!

十二个布政使司衙门,也多有人与他们配合!

寡颜鲜耻,胆大包天!

这些,咱恨呐!”

朱檀皱眉听着老朱的话,忍不住叹口气。

其实。

洪武朝初年的贪腐,已经很轻了,相比于后世的麻哥和“十全老人”时代,简直堪称廉政楷模了!

这样老朱都不满意么?

(本章完)
sitemap